图1:生成式AI+教育:潜力与挑战探讨会宣传海报
5月1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与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院联合主办,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教务部协办的“生成式AI+教育:潜力与挑战”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变革。会议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主旨报告、专家讨论、专题辩论和工作坊,以全方位地探讨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构建一个有利于智能教育发展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共同探索,涉及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师资培训等多个方面。此次研讨会的目标是深入讨论教育数字化的战略行动,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创新。研讨会由未来教育学院副院长孙波主持。
图2: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未来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凯致开幕词
北京师范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未来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凯致开幕词。他首先热烈欢迎各界人士的到来,强调了汇聚多方智慧探讨该领域重要议题的必要性,他指出教育部近期推出了四项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行动,旨在推动教与学的融合应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素养与技能,开发教育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并规范人工智能使用的科学伦理。本次研讨会旨在提供一个创新和交流的平台,共同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合作发展。
图3: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主任,欧洲委员会研究员Wayne Holmes为研讨会做主旨报告
图4:北京大学国家智能社会治理特色教育实验基地主任,教育部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虚拟教研室主任汪琼教授发表了主题报告
图5:香港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及发展院院长、学习科学与技术讲座教授胡祥恩发表深入见解
图6:生成式AI+研讨会辩论环节现场
在下午举行的一场充满活力的辩论会上,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国际中心教授、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实验室主任戴茂堂老师;奥斯陆城市大学高级研究员 Tore Hoel老师;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刘骥老师;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下一代互联网研发中心核心成员龚超老师;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胡斌老师;昆明度假区海贝中英文学校执行校长汪慧校长;清华附中国际部数学教师和AI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AI研究中心实践研究员龙宇清老师分别组成正方和反方辩论队,围绕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生成式人工智能(AI)是否应当被纳入课堂教学”,展开了深入探讨。这场讨论不仅关乎技术的前沿发展,也触及了教育哲学和社会责任的核心问题。
图7:生成式AI+教育:潜力与挑战研讨会参与人员合影
在此次北京师范大学与香港理工大学联合举办的研讨会上,全球教育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与实践者聚集一堂,就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师角色的转变、学生能力的培养等热点议题展开了讨论与交流,以期为我国教育借助AI技术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中占据有利地位提供有益参考和支持。同时也为全球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实践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共同推动智能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未来,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将持续关注并积极应对AI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提升教育科技应用水平,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动能和活力。